網址:http://www.kongtiaodakong.com
地址: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東環路1518號
各設區市經信委、有關市(縣)經信委(局),省經信委各處室(局),有關直屬單位:
為貫徹國家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和工信部《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18-2020 年)》,我委組織制訂了《江蘇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意見》,F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。
但也應看到,江蘇的人工智能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,缺少有國內影響力的龍頭骨干企業,高端產品少,領軍人才缺乏、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凸顯。
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,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以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為根本任務,完善政策支撐、注重人才培養、培育龍頭企業、突破關鍵技術、發展高端產品,構建應用牽引、跨界融合、開放共享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體系,建立完善人工智能產品、技術和應用協同發展機制,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,成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、新舊動能轉換的先導產業,為“強富美高”新江蘇提供堅強支撐和強大動力。
(二)發展目標
到 2020 年,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顯著,新產品新服務不斷涌現,產業規模和總體競爭力處于國內第一方陣,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引領區和應用示范的先行區。
——產業規模不斷壯大。完善人工智能產業鏈,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,培育 5 家國內領先的龍頭骨干企業,發揮龍頭企業帶動效應,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規模超過 1000 億元。
——產業技術顯著提升。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技術,培育一批標志性戰略產品,語音識別、模式識別、計算機視覺、智能傳感器、神經網絡芯片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。
——產業支撐持續增強。著力建設 10 個人工智能創新平臺,培育一批人工智能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,在重點領域率先開展創新應用,組織實施50 個重點應用示范項目,培育20 個提供深度應用場景的示范企業。
——產業集聚效應明顯。匯聚全球創新資源,壯大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隊伍,著力打造4 個國內有地位、國際有影響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。
基礎技術開發平臺。
應用性支撐平臺。
創新創業服務平臺。
(二)加快發展人工智能軟件產業。
理論與算法。
基礎軟件。
應用軟件。
(三)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硬件產業。
智能傳感器。
神經網絡芯片。
智能機器人。
其他智能裝備與產品。
(四)加快發展人工智能服務型企業。
智能通用系統。
智能制造系統。
行業應用系統。
加快物聯網、北斗導航、IPv6、 5G 等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基礎技術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,進一步提升網絡整體容量和綜合業務的承載能力。重點加快推進 5G 商用進程,分區域開展 5G 規模組網工作,2020 年基站規模超過 3000 個,省內重點區域實現 5G 網絡連續覆蓋,基于 5G 網絡的人工智能試點應用(如車聯網、增強現實、工業互聯網大規模連接等)水平全國領先,同時積極參與國家 6G 網絡的前期技術研發和儲備。
(二) 培育龍頭企業。
在語音識別、模式識別、智能機器人、高端智能傳感器、生物芯片等領域,建立人工智能重點企業培育庫,制定入庫標準,建立動態調整機制,重點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和“獨角獸”企業。
(三) 提升創新能力。
加強企業創新載體建設,在優勢領域重點企業實現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的全覆蓋,支持企業完善創新條件、加大創新投入,不斷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。強化共性技術供給,在智能傳感、語音識別、智能機器人等重點細分領域布局建設若干制造業創新中心,優先支持與國際領先的高校、科研單位聯合創建,為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技術支撐
(四) 強化應用牽引。
實施“人工智能+行動",在重點領域實施全省 5G 規模組網及試商用、工業大數據重大標準研制應用等一批行業應用示范項目!叭斯ぶ悄+ 制造”,緊扣關鍵工序自動化、關鍵崗位工業機器人替代、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、供應鏈管理智能化,推動制造智能升級,在機械、電子、冶金、紡織、化工等行業每年建設一批智能車間!叭斯ぶ悄+交通物流”,推動實施數據分析、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在城市交通狀況監控、路網流量分析、貨物配載服務等方面應用,提升現代交通物流水平。
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,開發基于大數據智能的在線學習教育平臺,建立智能、快速、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統,推動人工智能在教學、管理、資源建設等全流程應用!叭斯ぶ悄+醫療”,建立快速精準的智能醫療體系,開發人機協同的手術機器人、智能診療助手,研發柔性可穿戴、生物兼容的生理監測系統,實現智能影像識別、病理分型和智能多學科會診!叭斯ぶ悄+無人駕駛”,加快環境智能感知、智能決策和車輛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,實現智能共享和自適應學習,提高駕駛自動化水平!叭斯ぶ悄+能源電力”,加快智能巡檢機器人和智能操作機器人在電力、石油石化等行業的應用,通過智能化巡檢、大數據輔助決策,降低人工操作風險,提升能源電力行業智能化水平!叭斯ぶ悄+N”,在金融、文化、社會治理、益民服務等領域,分行業實施應用示范工程,引領示范應用,促進產業發展。
(五) 強化人才支撐。
通過千人計劃、雙創計劃、外專百人計劃、333 工程等,吸引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。鼓勵省內高校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,提高學科建設水平,推廣“人才+技術+項目+社會資本” 戰略合作方式,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中高端人才。
(六) 注重集聚發展。
按照“重點突出、優勢互補、特色化發展”的原則,支持南京“兩中心、三片區、一示范”發展空間格局,重點發展人工智能核心芯片、智能終端、智能機器人等產業。
(七) 營造發展環境。
開展人工智能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,推動建立覆蓋人工智能產業技術、標準、應用、安全、倫理等方面的制度體系。充分利用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機遇,鼓勵重點企業和高校院所內引外聯,加強人工智能科技和產業合作。
(二) 政策支持。
(三) 智力支持。